形态描述
翅展 雄约46 mm,雌约62 mm。
形态 雄蛾触角干中央黑色,两边白色,栉齿褐黑色;下唇须橙黄色,外侧上方有一黑色纵纹,第三节顶端和内侧棕黄白色;头部白黄棕色,触角基部附近棕黄白色;胸部白黄棕色被白色和黄棕色长毛;腹部基部浅棕白色,有丝样光泽,腹部其余部分黑色,每节末端有丝样白色毛;肛毛簇橙黄色;胸部下面前端橙黄色,其余部分和腹部下面白色,有光泽;前足腿节黄色,胫节黄色混杂黑色鳞片,外侧被大量棕白色和少量黑色长毛,跗节白色,有一条黑色纵纹;中足白色,胫节内侧浅黄色混杂少量黑色鳞片,外侧被大量棕白色和极少量黑色长毛,跗节有一条黑色纵纹;后足白色,胫节外侧被棕白色长毛,跗节有一条黑色纵纹。前翅底色白色,薄薄布一层浅黄色和棕白色鳞片,在翅基部、翅顶角、翅后缘图111滇羽毒蛾Pida dianensis Chao雄性外生殖器翅基部、翅顶角、翅后缘以及内线与外线间的前缘密布白棕色小鳞片和稀布黑色大鳞片;内线白色,从前缘外斜至中室后缘,然后折角内斜至臀脉,再复折外斜至后缘;横脉纹白色,肘形;外线白色,在翅前缘和后缘显著,中间不甚清晰;缘毛白棕色,有光泽。后翅白色,后缘布白粉棕色鳞片和被白粉棕色长毛;缘毛白色。雌蛾与雄蛾相似,但色浅。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窄,腹面两侧各有一圆形膜质突起,其上布满小刺;钩形突长,呈钩形,背中央有一隆脊;抱器瓣基半部宽,端半部有两个突起,腹突较直,呈指状,背突长,呈钩状;囊形突短小,呈钝角形;阳茎短粗,端半有刻点。 本种外形接近丛毒蛾L.strigipennis Moore,主要区别是前者白色,前翅无短纹,后者黄白色,前翅具许多黑色短纹。
观察标本 1♂,云南龙陵、1200m、1979.Vl.19、龙陵组采;1♀,云南云龙勐昌、1800m、1979.Vl.15、王用贤采。
形态 雄蛾触角干中央黑色,两边白色,栉齿褐黑色;下唇须橙黄色,外侧上方有一黑色纵纹,第三节顶端和内侧棕黄白色;头部白黄棕色,触角基部附近棕黄白色;胸部白黄棕色被白色和黄棕色长毛;腹部基部浅棕白色,有丝样光泽,腹部其余部分黑色,每节末端有丝样白色毛;肛毛簇橙黄色;胸部下面前端橙黄色,其余部分和腹部下面白色,有光泽;前足腿节黄色,胫节黄色混杂黑色鳞片,外侧被大量棕白色和少量黑色长毛,跗节白色,有一条黑色纵纹;中足白色,胫节内侧浅黄色混杂少量黑色鳞片,外侧被大量棕白色和极少量黑色长毛,跗节有一条黑色纵纹;后足白色,胫节外侧被棕白色长毛,跗节有一条黑色纵纹。前翅底色白色,薄薄布一层浅黄色和棕白色鳞片,在翅基部、翅顶角、翅后缘图111滇羽毒蛾Pida dianensis Chao雄性外生殖器翅基部、翅顶角、翅后缘以及内线与外线间的前缘密布白棕色小鳞片和稀布黑色大鳞片;内线白色,从前缘外斜至中室后缘,然后折角内斜至臀脉,再复折外斜至后缘;横脉纹白色,肘形;外线白色,在翅前缘和后缘显著,中间不甚清晰;缘毛白棕色,有光泽。后翅白色,后缘布白粉棕色鳞片和被白粉棕色长毛;缘毛白色。雌蛾与雄蛾相似,但色浅。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窄,腹面两侧各有一圆形膜质突起,其上布满小刺;钩形突长,呈钩形,背中央有一隆脊;抱器瓣基半部宽,端半部有两个突起,腹突较直,呈指状,背突长,呈钩状;囊形突短小,呈钝角形;阳茎短粗,端半有刻点。 本种外形接近丛毒蛾L.strigipennis Moore,主要区别是前者白色,前翅无短纹,后者黄白色,前翅具许多黑色短纹。
观察标本 1♂,云南龙陵、1200m、1979.Vl.19、龙陵组采;1♀,云南云龙勐昌、1800m、1979.Vl.15、王用贤采。